💌 訂閱《Fish與七寶游世界》電子報:您會收到最新的創作內容、好書推薦、繪本推薦、育兒好去處 。讓我們一塊連結,成為正向育兒的族人 🥰

🌟 關注《Fish》Facebook PodcastYouTube爸媽打怪讀書會私密社團

The mediocre teacher tells. The good teacher explains. The superior teacher demonstrates. The great teacher inspires. 平庸的老師用說的,好的老師會解釋,高級的老師會示範,偉大的老師啓蒙思想、激發人心

William Arthur Ward

週末都要育兒的我,經過一番努力協調後,終於得到半天空閒的時間可參加講座,一想到有機會見到鼎鼎有名的廖彩杏老師,在講座開始前,我滿滿追星的念頭,心情非常雀躍!

沒想到迷糊的我,竟然跑錯了地點,應該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我卻跑到臺中市立圖書館總館 😟 一間在台中的北屯區,另一間在台中的南區,在南北折返的路程,果然遲到了,心裡好自責。

騎著小機車風塵僕僕趕路時,內心小劇場又上演了:人生有些時刻,就是錯過就沒了,或許包括這場演講 🥲(好擔心現場名額額滿了!)

好加在!工作人員對姍姍來遲的我說,可以從後門悄悄地進場,我還鼓起勇氣坐到很前面的位置。

雖然錯過了前20分鐘,這對我而言,還是一場收穫滿載的演講,在這邊作點整理:)

有效學習法

記錄學習單的養成計劃

有習慣性的記錄孩子的學習歷程,可以藉由記錄觀察孩子的進展,老師分享她平時大大小小的事都會記錄下來,以利追蹤與日後規劃。如比:孩子的體重、才藝學習記錄以及書單學習記錄等。

1:3:1的學習週策略

廖彩杏老師的書單是推薦從小孩五歲開始,一週三本書。

廖老師跟大家分享:每週至少要有1次的學習,並且搭配著3次的練習,最好與生活有所連結參加相關的1次活動。

例如:1週1次的鋼琴課,至少要有3次的練習,再搭配1次參加音樂會見習,讓孩子看到別人表演的樣子,激發孩子的動機,也參加同儕之間的交流團體,讓學習不光只是學習,有更多輸出與生活連結的機會!

大腦喜歡習慣

大腦最喜歡習慣了,因為這樣這樣它的耗能最低。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習慣和生活規律,當孩子習慣建立後,學習也變的輕鬆許多。若突然中斷學習,孩子反而覺得不習慣呢。

提供有效的學習

Material:內容要有趣,比如孩子最愛聽故事了

Method: 方法要有效,如語言的學習來自於聲音

如何教出會思考的孩子?

父母不要:有求必應

父母不要:有問必答

父母要給孩子更多啓發,多問問題,引發孩子的思考與觀察,不要馬上給孩子答案,摸索的過程是很重要且保貴的

延伸閱讀:《家庭裡的素養課》閱讀心得中,顏安秀校長也是分享同樣的心法。

怎麼透過英文繪本來學習

英文繪本內容不需要特別翻譯

學習語言是人性,大家有聽過文盲,但沒有耳盲。語文是人天生就會學習的,就像我們小時候外公、外婆說的客家話或台語,都沒有特別翻譯,但我們也還是能夠意會。廖老師推薦的方式是孩子在閱讀英文繪本時,是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譯的。

英文繪本可以學習到什麼?

刻意不講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學習到以下幾點:

  • 懂單字
  • 聲音模仿
  • 內化語法
  • 獨立解讀:養成孩子嘗試猜測,主動勇敢的個性

Quality Time! 語言的學習起點是由聲音出發

我自己本身對音質也很要求, 也喜歡聽原版的CD, 可以聽到更多音軌,豐富又生動的配音。所以也很認同使用老師推薦的繪本附的原版CD。

利用零碎的時間洗耳朵(播放有聲書)的最佳時段:

  • 剛起床
  • 放學回家
  • 爸媽車上的接送時間
  • 睡覺前

這樣一天下來累計也快有一小時了!長期下來,孩子接觸英語的時間累積也很多了呢!且繪本裡的用詞、句子都是實用的文字;就像如果能夠順利出版中文書籍的,其中文字一定經過編輯好好審核過,句型必然寫的優雅、正確。

講座尾聲

在不買書的前提,只透過影音學習或點讀筆是可以的嗎?

由於書本是可以停下來思考,或遇到不明白或是有興趣的地方是可以反覆翻閱的;但影音若中途想停下來,再作整理,顯得比較困難,且對孩子而言,也比較容易造成專注力不集中。

廖彩杏老師建議可以把書本當主菜、影音當作配菜。育兒時也不要委屈自己,有時就讓科技來幫忙。把握原則,保持彈性。

劉仲成館長的建議

由於我很喜歡館長的收尾的這段話,所以也特別記錄。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講座分享的方法可能部份適用於您的孩子,但有些孩子還是依照自己的個性不同,學習方式不一樣。舉例來說,有位高中英文很差的學生,就是透過看外語電影反覆的練習,達到效果。

由於社群媒體太過發達,我們常無意間收到過多的資訊,父母放寬心,也不要不小心就拿自家的事與別人比較,就像我教養上偶爾也會焦慮。每個孩子的起點都是不一樣的,若父母能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起點,走的長,那便是很棒的作法若找到適合孩子的一套方式,就走的深入一點,不要換來換去;方法如果太多套,且時間短的話,反而成效不彰。還加碼推薦了《刻意練習》這本書。(我要去找來看!)

廖彩杏老師也建議培養孩子的才藝:藝能選一個、體能選一個、再加上語文類就好,千萬不要塞得太滿。她個人的體驗是,學一項才藝至少要三年才能開始看出成效。

因七寶才三歲,最近也是開始研究課後、週末才藝課的我,以上資訊對我非常有幫助。

也希望我的筆記也能給您們一點幫助!🙂

相關連結

🔥 免費的1對1英文線上學習體驗課

📍 採用美國國小CCSS系統教材

📍 真人視訊(來自美、英、澳、加拿大等具有英文教學資格證書的雙語師或外師)

📍 互動活潑有趣

👉 馬上免費預約起來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我相信,分享的每一「點」,可與他人連結成「線」,成為更好的「面」🥰

💌 您的轉發與分享,是給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