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我的文章有緣被你看見,歡迎來結緣 訂閱費雪的電子報 📨
分享近期我在華德福的付費講座的學習,以下內容包含網路資源補充、蒙式師資課的內容、近期我從泰戈爾在哈佛演講內容的學習。身為外校的家長的我,加上我家孩子已經五歲了,每次提到更小時期的養育方式,我都常常反思自己當下作的不好😔;而我現在能掌握的就是孩子的當下。過去,已經是那時的我,能作的最好的方式了!沒想到,上課也是要幫一位母親(我)重新心理建設呢!也讓我盡一份心力,幫助剛踏上父母之路的你們。
0-1歲時不破壞孩子的本體動覺,造成孩子的被動
「本體動覺」是我們感知自己身體位置、運動及姿勢的能力,通常也被稱為「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這出自於內在,可以不用透過視力也知道身體的各部位與動作。
當今社會,孩子生的少,每位都像寶貝一樣,成人都很捨不得孩子受傷,當孩子剛學爬時,經常介入孩子的本體動覺的行為,干預孩子的行為,當媽的歲月漸長,才懂得我們不需要過度保護,要適時的放手。若過度的干預,會造成孩子被動,孩子可能會害怕嘗試新事物,因為擔心沒有大人的幫助就做不好。
如:學爬時的過度干預
孩子剛學爬時,孩子會嘗試從沙發上往地板爬,或者從地板上的玩具往遠處移動。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快要碰到尖角、掉下沙發,立刻把孩子抱起來或搬到「安全區域」。這樣的行為雖然出於好意,但卻剝奪了孩子學習如何調整姿勢、平衡身體或從失敗中吸取經驗的機會。
阻止攀爬
孩子開始嘗試攀爬椅子或桌子時,很多家長會立刻制止,擔心孩子會摔傷。但其實,攀爬對孩子的本體動覺和協調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在攀爬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手腳用力、重心平衡時,他們正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
干預試探性的跌倒
當孩子在學習站立或走路時,成人經常會在旁邊扶著孩子,防止他們跌倒。然而,跌倒是一種自然的學習過程,透過跌倒,孩子會發現哪些姿勢和動作會導致失去平衡,進而發展出更好的穩定性。
過度鋪設軟墊
很多家庭在孩子活動的地方鋪滿軟墊,甚至防止孩子跌倒時磕碰。當然,適度的防護是必要的,但過度保護可能讓孩子失去感受不同表面材質(例如木地板、地毯、石頭地面)對身體平衡影響的機會,也限制了孩子發展本體感覺的能力。
我記得我在七寶小時候,真的很常這樣,常常把孩子抱到「安全區域」去或「主動扶著孩子」,原來我剝權孩子學習的機會。光是孩子第一次從床上掉下來,我都緊張的要命。😬 還立馬來查了一堆關於腦部發育的問題,大腦會不會摔傷,但大部份真的都是沒問題的!
欣賞孩子的跌倒,人有著重複鍛鍊與動作精緻化的神性
我們可以注意到孩子,跌倒後,會爬起來,不斷的嘗試、不斷的練習。這個動作,可以幫助孩子建構身體感知與週邊環境的連結,透過身體感官來適應這個世界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份,且我們的生命更帶著一個動能,想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作到更好,這也是我們內在的力量。
而,成為大人的我們,也漸漸忘記,其實我們與生俱來就有著 “try and error” 的珍貴力量;只是這模式被打罵式的教育給封印了。這時,孩子真的是我們很棒的生命導師,透過觀察孩子的行為,也逐漸解封我們隱藏起來的勇氣。
當透過自身的力量,不斷重複的作到最好,內心的自信感與肯定感也會油然而生。
跌倒了,就爬起來,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內在力量。
如何讓孩子變聰明?運動與大腦之間的重要關係
想讓孩子變的聰明,「運動」可是關鍵行為!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指出:兒童的大腦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執行功能相關的區域,例如前額葉皮層和海馬體。體能活動不僅對健康有益,還能增強學習和認知能力,尤其在兒童早期和青春期尤為重要。
孤立大腦的錯誤觀念
許多人會有錯誤的觀念,以為「變聰明」就是不斷的訓練大腦,將「大腦」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研究證明,單單學習60分鐘的效果,並沒有45分的學習再加上15分鐘的身體活動的成效好!因身體的活動與大腦有著密切的連結的重要性,確往往被忽略了。
可以參考 SciePro 利用3D視覺化讓我們感受到身體器官的緊密性與偉大!而我們的大腦也與許多神經系統緊密結合,包括運動神經。
身體與大腦連結的好處:促進神經可塑性
運動能夠連繫神經元並幫助大腦傳遞訊息,刺激大腦的突觸形成,加強大腦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我們經常給孩子講故事、說道理、做實驗,但這些方式並不能直接讓他變聰明。因為腦神經的功能需要透過與運動神經的互動,特別是在幼兒階段。三歲時,孩子的腦已經發展到成人的70%;七歲時,達到90%。但這些功能需要透過自我動覺、本體動覺來發展,而這些動覺的基礎來自主動學習。
沒有目的性的自由遊戲是最佳的選擇
身體的運動可以主要可以分為:1. 被動活動 2. 自主活動
被動活動,如同強迫性的運動,只能鍛鍊出肌肉,卻無法提升腦神經的精細化、統整能力或愉悅感。被強制性的運動會削弱孩子的愉悅感,比如在游泳池中自由玩耍和被限制動作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自主運動中,孩子才能充分發展腦神經。因此,在七歲以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自由玩耍,進行沒有目的性的自由遊戲,這對腦神經的發展至關重要。
比如,孩子站著看樹,他看似沒在做什麼,但實際上是在進行觀察和思考。自由遊戲可以促進腦神經與運動神經的細緻化,並在情緒上帶來穩定與愉悅。
在課堂上老師建議,與其花錢去上體操課、游泳課、芭蕾舞課,不如陪伴孩子到公園裡進行自主遊戲,這對孩子的動能與智能有莫大的幫助!
這倒大大的提醒了我,以前我看幼兒園的課表中,有一小時的「自由遊戲」,孩子們到草皮上盡情的玩耍、活動大肢體,在沒有學習幼兒教育的我,曾經認為這一小時很浪費,是否該「學些什麼東西呢?」我才知道這這想法真的是無知啊!大肢體運動與孩子的自主遊戲可以帶來的價值甚高,而我們卻常被資本主義的商業化行為影響了。
在這裡,也相當鼓勵在幼兒園放學後,帶著孩子去公園裡玩,若能結交到一群同儕,可以讓孩子自由的玩耍,大人不干預遊戲的設計,那就太好了!
華德福教育:最理想的運動方式是讓孩子主動選擇和探索,而非被操控。過度操控孩子的身體會削弱他們對自我感知的能力,甚至導致成年後容易被社會操控。
神祕的肌肉人
在華德福的人智學之中,將「肌肉」視為意志器官,它擁有著強大的力量。肌肉並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生理的存在(實現運動、支持器官和維持姿勢的關鍵結構),而是人類靈性與物質世界的橋樑,更與以太體被認為是生命力的來源。
意志表達器官:當一個人產生意念並將其轉化為動作時,肌肉負責執行這一過程。例如,孩子在攀爬或跳躍時,其實是將內心探索世界的意志具體化為動作。
自我實現:肌肉活動幫助孩子逐漸實現自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與環境的關係。
如何增加孩子的肌耐力
有良好的肌耐力需依靠 1. 均衡的營養 2. 足夠的睡眠 3. 運動
在此也讓我也開始關懷(心)自己的肌肉,我真的都沒有與它互動,動起來!動起來!
(健身已是2018的事⋯⋯)
作一位高級媽媽,是提供環境、觀察與陪伴孩子
講師在過程中提到「作一位高級的媽媽」。哈,也是提醒著我們不要干涉太多,真的要放下許多預判、預期的心理,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愛的關懷,別剝權了孩子有自主探索的權利。
課程資訊:
◾ 理想圓幼兒園 Facebook
◾ 臺灣華德福幼兒教育學會
華德福系列相關文章
《童年 華德福幼兒教育經典》閱讀心得 : 探尋有著百年歷史的教育智慧
🌟 關注《Fish》官方LINE • Facebook •Podcast •YouTube •爸媽打怪讀書會私密社團
我相信,分享的每一「點」,可與他人連結成「線」,成為更好的「面」🥰
💌 您的轉發與分享,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 家和萬事興,教養必修課!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12 個對話練習與心法
人氣專家羅寶鴻結合教養金三角「薩提爾、蒙特梭利、阿德勒」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
讓高顏值、聲音安定的寶鴻老師帶領父母走進內心的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