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小孩喜歡「規律」與「秩序感」。重複不變的日常作息讓他有安全感,也很喜歡探索與開始學習自我獨立的表現。

兩歲到三歲的小孩喜歡故意唱反調與你的意見背道而馳,「故意說反話」是覺得好玩,也是探索世界的方式。玩Lingumi學英文的七寶,最喜歡故意答錯答案,聽到錯誤的提示聲音,總是咯咯笑。

「為什麼」不是反抗的來源,更是獲取知識的來源,對孩子來說每個件事都新奇無比。

希望孩子能及時完成任務,叫不動孩子怎麼辦

以下為我的建議,歡迎爸爸媽媽們一塊交流交戰手則:)

  1. 拉長作業的時間,放寬時間標準。如:原本預計能在10分鐘內完成的「收玩具」,由於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很有趣的(或挑戰父母的等待反應也很有趣😅),需拉長收玩具的時間2-3倍,預留30分鐘來完成這項任務。真的很考驗爸媽的耐心!過程中先稱讚孩子完成了什麼,還有什麼需要完成的,間接的讓孩子在過程中有被鼓勵、增加成就感,且同時被暗示還有其它任務要繼續完成。讓我們拆解成一項一項來完成,放慢親子時光的腳步!
  2. 把過程變的好玩!如:不願意刷牙,試著把「刷牙」這個事件化身為 「好玩的遊戲」(這招變好玩對我家孩子很有效果呢!)
  3. 沒有人喜歡被命令。試著將物品變成會說話的人物劇場,交代任務的口氣加入好玩、誇張的元素。對「不想回家的孩子」演一場我們是「蝴蝶」飛回家吧!父母要發揮各式好玩的想像力遊戲等技巧吸引孩子想要完成任務的慾望。父母身兼最佳演員角色😆
  4. 跟孩子預告接下來要作的事,讓孩子有預備的心裡。如:與孩子約定再玩五次就要把玩具收起來了。
  5. 在喜歡「秩序感」這段時期,定下規矩。如:建立睡前儀式。
  6. 引導時間概念:兩歲的孩子對於時間的理解是抽象的,家長協助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如說:「先吃水果再玩玩具」。
  7. 有時你要等待孩子對於事情的轉變,強制的越少,育兒起來也較輕鬆。
  8. 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焦慮,恐有反效果。

小孩不睡覺怎麼辦

  1. 白天是否睡的太多?下午三點後盡量不要午睡(午睡通常1-2小時,且不要超過2小時為主)。
  2. 白天是否有足夠的運動量?晒太陽的維他命D可以幫助孩子睡的更熟、更好。
  3. 日常作息是否規律、正常?
  4. 睡前不要進行太激動的活動,太過於亢奮,適合活動:說故事,聽輕音樂等。
  5. 建立「一致性」的睡前儀式:如拿安撫娃娃、刷牙、說故事。
  6. 全暗的睡眠環境,睡眠品質較佳,若孩子怕黑,就留光給他。
  7. 睡前確認他的準備是否齊全:上過廁所了嗎?有帶上安撫娃娃了嗎?(有的孩子有各種鬼靈精怪的藉口爬起來玩)。
  8. 照顧者:有時孩子真的很愛黏媽媽,跟媽媽玩,都不睡覺;試著讓爸爸陪睡(更換照顧者)陪睡看看是否比較願意入睡。
  9. 夜尿問題:不漏尿的尿布,吸水力夠好的尿布,可以幫助寶寶半夜不再起來。(購買晚安褲)
  10. 2-3歲所需睡眠時間:約11小時。

給父母的提醒

《你的兩歲孩子》書中有句話提醒了我,教養書就好像是一份地圖, 可以給你指引方向,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來自不同的個體, 擁有不同的心智人格特質與發展,畢竟是數兆的小細胞組成的神奇寶貝啊!

所以,作父母的放寬心,體諒孩子每次的情緒變化,孩子不見得每一次的任務孩子會合力合作。偶爾的不順心都是育兒日常☺ 若你的孩子很難照管,千萬不要引以自責,但盡量不要失去耐心與信心。若有必要,在經濟範圍內請求別人幫忙也可以考慮的。

理解我們的孩子, 放寬我們的期待, 減輕內心的焦慮。

推薦閱讀書籍

  1. 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
  2. 你的兩歲孩子

延伸閱讀

  1. 認識1-3歲的兒童心智發展階段
  2. 2-7歲兒童溝通技巧

免費索取康軒學習雜誌試讀本

免費領取體驗課程:OiKID 專為3-15歲小朋友設計的線上英文課

親子天下雜誌推薦 Orboot互動式地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