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閱《Fish與七寶游世界》電子報:您會收到最新的創作內容、好書推薦、繪本推薦、育兒好去處 。讓我們一塊連結,成為正向育兒的族人 🥰

🌟 關注《Fish》Facebook PodcastYouTube爸媽打怪讀書會私密社團

近期在Grow with Love ღ 爸媽打怪讀書會,收到了一位媽咪與長輩同住的親子教養問題,媽咪的口氣聽起來相當苦腦。隔代教養也是許多媳婦會遇到的問題, 更是好姐妹們茶餘飯後經常討論的話題, 互相交流家庭溝通教戰守則。 那麼我也與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喔!😃

首先我們先試著推敲與理解此問題可能發生的原因?

與長輩同住的兩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喜歡抓弄媽媽呢

可能的情況有:

  1. 孩子分不清楚誰才是教養的準則?
  2. 特別喜歡媽媽,捉弄媽媽覺得有趣,抓弄即是愛的表現。
  3. 孩子喜歡探索大人的各種反應,來認識這個世界。
  4. 孩子平時沒有受到家庭的規範與約束?

該如何改善隔代教養的狀況呢

  1. 爸爸媽媽給予明確的界線,請隊友(老公)一起協助幫忙建立相同的原則。
  2. 與老公建立互助和諧的關係,兩個人當教養主導者;而公婆的問題,請先生「私下」協助溝通
  3. 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不可以這樣作 ,必須在遊戲與打鬧之間劃清界線。(💡 但不是恐嚇小孩, 切記別讓孩子對照顧者有害怕的感覺!)
  4. 讓孩子知道教養規範是由爸媽制定;阿公阿嬤是疼愛你的好伙伴。
  5. 先口頭與孩子敘述媽媽被抓弄了會不高興的狀態與原因,再進行糾正,讓孩子理解發生什麼事了。
  6. 但千萬不要因為長輩的連帶關係而處罰小孩, 孩子會摸不著頭緒是什麼原因被媽媽處罰,孩子也顯得無辜。
    1. 父母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會跟著學習父母的身教。

隔代教養共處的秘訣

  1. 先確定隔代教養下的孩子身處環境是「安全」、「健康」的。 若有人身危險,需請社工協助。
  2. 包容長輩對孫子的疼愛。我婆婆曾經與我分享,她以前是一位嚴格的媽媽,現在身份的轉換不同,看到這麼可愛的孫子,好想當一位疼愛孫子的外婆, 這是人生不同的階段的心理發展。
  3. 來想想有長輩幫忙照護孩子的好處,有了他們的助力,媽媽在不間斷的育兒時光可以偷閒好好喘口氣、好好洗個澡、好好放空休息,就是一段這麼奢侈的me time。
  4. 通常長輩已經退休,空間時間比較多,有些長輩還可以幫忙接送小孩, 或者是打理小孩的伙食。有好的長輩就像神隊友一樣育兒,減輕媳婦的負擔。
  5. 不管長輩的教養方式好不好, 先「感謝」他們的對孫子的愛, 再請隊友私下幫忙討論溝通教養的方式或期望。
  6. 有的長輩只是「不曉得」當今流行的教養方法,如果跟他們聊「正向教養」、「不打罵教養」,他們可能很陌生,畢竟長輩的資訊沒有我們年輕人來得快速。 先觀察長輩是在「展開心胸」的情況下, 與長輩分享育兒的方式,就像是一個話題交流, 口氣中不要帶著指責或是指導的意味。 展開一段好友的聊天,分享教養經。相信善於察言觀色的媳婦們是可以分辨情況抓到訣竅的。
  7. 千萬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說長輩的壞話, 或是批評長輩;父母的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8. 若真的有衝突發生, 切記不要直球對決, 先離開現場冷靜。
  9. 萬一真的、真的很沒有共識, 在有經濟的基礎下, 可以考慮由保母或是自己帶小孩。 而長輩成為偶爾陪玩的甜蜜角色。
  10. 家和萬事興」 絕對有它的道理。終極目標:搬出來自己組小家庭。

個人看法

在寫這些教戰守則時, 突然懷念起我的父親了, 我的父親在七寶還沒有出世時就已經逝世,從來沒有機會抱過七寶。 若他還在世的話, 我想他的教養方式也是非常笨拙與木訥, 我可能也會有小小怨言。 但人若不在了, 日常生活可能會發生的酸甜苦辣的小插曲, 也沒有機會上演了。

珍惜你所擁有的 ❤

🔥 免費的1對1英文線上學習體驗課

📍 採用美國國小CCSS系統教材

📍 真人視訊(來自美、英、澳、加拿大等具有英文教學資格證書的雙語師或外師)

📍 互動活潑有趣

👉 馬上免費預約起來

用聲音陪伴你的「說書 Podcast 」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我相信,分享的每一「點」,可與他人連結成「線」,成為更好的「面」🥰

💌 您的轉發與分享,是給我最大的鼓勵!